我的位置:首页 > 化学知识 >

《以体系化学理化为着力点,深刻把握 “第二个结合”》

2024-10-17
来源: 迷上科学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习近平文化思想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道路。其中,以体系化学理化为着力点深刻把握 “第二个结合”,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image.png

  “第二个结合” 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断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考察,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遵循。

  “第二个结合”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它深刻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把握了中华文明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同时又影响着社会。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传承与交流中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第二个结合” 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推动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第二个结合” 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只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彰显其科学真理性,解决中国问题。我们党既是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百余年来,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 “第二个结合”,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深厚文化根基。

  同时,“第二个结合” 是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一个民族的进步往往以文化繁荣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伟大实践。“第二个结合” 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激励人民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推进 “第二个结合” 至关重要。文化的发展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引领时代。在 “第二个结合” 中,要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守正是前提,创新是动力。坚守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坚守社会主义之 “正”,同时以马克思主义激活传统文化优秀因子,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只有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会贯通。

  还要处理好创新与结合的关系。在 “第二个结合” 中推动文化创新创造,要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探索结合基点、机理和路径,以传统文化充实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在结合中创新,在创新中增进结合。

  在坚守魂脉和根脉中推进 “第二个结合”,有助于破解 “古今中西之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魂脉与根脉辩证统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鉴别传统文化,汲取精华,用传统文化充实马克思主义,提升其认知度和认同度。在 “第二个结合” 中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特性为基点和原点,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时代的,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世界的。

  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中推进 “第二个结合”,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质和开放特征。从认识论层面,习近平文化思想阐明了 “第二个结合” 的重大问题;从方法论层面,指明了推进 “第二个结合” 的实践要求。在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做到学思贯通、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结合。

  总之,深刻把握 “第二个结合”,以体系化学理化为着力点,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在守正创新、坚守魂脉根脉、明体达用中不断推进 “第二个结合”,奋力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友情链接: